時論廣場》澤倫斯基的大哉問
日期:2023-02-15
作者:周陽山(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)
俄烏戰爭即將屆滿1周年,俄羅斯與烏克蘭都面臨十分慘烈的局面,死傷枕藉,數以萬計,斯拉夫人流離失所,面對著殘酷的人道災難。儘管俄方已提出無條件和談的訴求,但烏方悍然拒絕,北約則繼續加碼供應更多先進的武器,俄方則不甘示弱。很顯然,這將是一場無休無止、慘絕人寰的消耗戰,犧牲的卻是烏克蘭幾千萬無辜的民眾,但大家都心知肚明,不會有真正的贏家。
對於澤倫斯基這位演員出身的斯拉夫人而言,從「演總統」到「當總統」,真是人生如夢!但是,現在他從對俄作戰、反腐肅貪、清君側、滅豪強,再到進北約、入歐盟,這麼多的任務都要在短時間內完成,實在是艱辛無比。
許多政治領導人在任期內只能完成一、兩件大事,但澤倫斯基卻在第一個任期面對這麼多嚴峻的考驗,實在是壓力深重,難上加難!這到底是天降大任於斯人也?還是時運不濟,臨危受命?只有讓歷史作裁判了。
但是,一次大戰迄今的歷史卻告訴我們,文明的衝突與民族國家的戰爭是環繞著文化、語言與族群意識進行的。引發一次大戰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巡視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時,遭到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的暗殺而身亡。早在1908年奧地利就兼併了波士尼亞,進一步還想兼併塞爾維亞,結果造成塞族人民的強烈不滿,他們堅拒奧匈帝國的擴張行動,並尋求俄羅斯的支持,藉由暗殺行動制裁奧地利。但這一事件卻牽動了各大國之間的新仇舊恨,進而掀起了不同文明體之間的嚴重衝突,最後釀成一發不可收拾的世界大戰。
其結果是,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聯手形成「大日耳曼聯盟」,對抗俄羅斯帝國支援塞爾維亞王國的「泛斯拉夫聯盟」。經過3年戰爭,俄羅斯頹勢日顯,1917年俄國王室在「二月革命」中被推翻,繼起的「十月革命」布爾什維克黨人取而代之。但是,掌握新政權的布爾什維克卻難敵德奧的威脅,最後被迫簽署《布列斯特─立陶夫斯克條約》,自此退出了一戰。換言之,「泛斯拉夫聯盟」敗給了「大日耳曼聯盟」。
但在德奧與俄羅斯開戰之後,英國卻加入對德奧宣戰的行列。而與英國同文同種,屬「盎格魯薩克遜」民族的美國,也在1917年加入英國的行列,並對德宣戰!英美聯手合作的結果,很快就壓垮了筋疲力盡的德國。換言之,「盎格魯─薩克遜聯盟」才是一戰最後的贏家。
但是,當時一心想獨立的烏克蘭人卻尋求德奧的支持,企圖擺脫俄羅斯,建立新的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」,不過德奧敗給英美,烏克蘭獨立之夢很快地就成為泡影。
一百年之後,另一場大戰又起!烏克蘭人期待,一旦得到「大日耳曼」與「盎格魯─薩克遜」聯盟的雙重支持,就可徹底打垮俄羅斯。但是,這真能成功嗎?澤倫斯基真的是斯拉夫民族不世出的英雄?他想以一人之力,挾美英、歐盟與北約的支持,重挫俄羅斯,這真的會成為事實嗎?這是澤倫斯基面臨的大哉問!
(本文原刊於中時新聞網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opinion/20230215004769-262104?chdt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