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論廣場》「唐獎非唐」的文化困境
日期:2022-06-22
作者:周陽山(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)
兩年一度的唐獎又公布了新一批得主,由於它的獎金特別高(每一項獎勵新台幣5000萬元),自然而然引起媒體的關注。但「唐獎非唐」的文化困境,卻令人擲筆三嘆!
為什麼「唐獎非唐」?因為崇洋、缺乏文化自信和文明底氣,也不具備多元文化的國際視野,更繞不過「英語獨尊」的文明框限。基於此,唐獎只能以狹隘的西方價值觀,亦即美、英世界的「盎格魯-撒克遜文化」為尊,不但缺乏對中華文化的真實敬意,甚至連漢學獎得主都必須熟悉英文,在得到西方肯定之後,才能繞一圈回到東方接受獎勵。但在中國學術界真正有貢獻,那些勤勤懇懇、努力不懈的學者和思想家,卻完全得不到青睞。
在歷屆30多位唐獎得主當中(包括雙重國籍在內),英語世界的美、加、英、澳籍共25人,若再加上印度、南非、孟加拉等前殖民地,則逾三分之二。但日耳曼、斯拉夫、拉丁、伊朗、突厥等非英語系的重要文明圈,卻幾近闕如!至於大唐盛世接觸最多的中亞、中東、北亞等地區,也不見蹤影。
至於海外華人得主,總共兩位。台海兩岸的知識界與學術界,竟然完全缺席。這反映出一種「文化單一化」、「西方崇拜論」的執拗偏見,也透露出所謂的「中華文化偉大復興」,絕不是現階段備受肯定的現實。
以本屆漢學獎得主,專研青銅器與玉器的英國藝術史家潔西卡.羅森為例,她在接受訪問時表示「震驚、驚喜和快樂」!她自認是對物質文化感興趣的考古學家,而非專精中國語文的「漢學家」。這反映出傳統的漢學研究和當代的中國研究,有可能與中國語言文化的嫻熟,無必然的密切關係。
至於法治獎得主,到2020年為止前後一共有6位,卻無任何一人涉及東亞、中亞、東歐或前蘇聯的民主轉型與法治實踐,也與中華文化圈無涉。這種缺乏「東方元素」的給獎方式,一方面避免了可能引發的爭議,但也失去了「大唐文化」的氣魄承擔;對於台海兩岸的人權保障、法治建設和憲政發展,更缺乏積極的影響。
由此可知,唐獎既非真正「另類諾貝爾獎」,也不是在中國崛起之後凸顯亞洲價值的「東方大獎」。它是長期處於文化殖民地位的台灣,在富足之餘、一心一意回饋國際社會的「亞洲版盎格魯-撒克遜大獎」。
因之,唐獎既非「大唐盛世」的文化表彰,也不是「中國價值」的如實呈現。它要告訴華人世界,儘管我們豐衣足食、教育文化也日漸發達,但離先進、優越、自豪的西方文明卻還有很遠的距離。甚至連我們對自身文明傳統的研究,都遠不如西方人和英語民族。不管這是不是文化偏見或自卑感作祟,但卻反映當前的知識界與文化界,的確有一些人作如是觀,崇洋而抑己!這才是「唐獎非唐」的關鍵所在。
(本文原刊於中時新聞網,2022年6月22日,時論廣場)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opinion/20220622004098-262104?chdt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