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黨的沒落與再起之道
日期:2022-07-01
作者:楊泰順(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)
5月下旬,台灣一家民調機構針對政黨支持度進行的民調顯示:民進黨雖因防疫不利支持度略有下跌,但仍以25.6%的支持度領先其他政黨;國民黨僅獲14%選民的支持,為該機構自2016年進行類似調查以來的最低點;創立未滿三年的台灣民眾黨則以17%的支持度超越國民黨。儘管同一機構6月20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度略有回升,又回到第二大黨,但國民黨是否已沒落,成為台灣政壇最大的話題。
國民黨會淪為第三大黨?
百年大黨竟然被一個成立區區三年的政黨所超越,國民黨的支持者想必百感交集;近月來坊間已有不少檢討與分析,但值得關切的是,這項民調究竟是反映民眾短期的心理波動,或標誌著台灣政黨從今而後的走向?如果是後者,則國民黨似乎已被徹底打趴,未來20年,民進黨仍將維持一黨獨大的局面。但這難道就是台灣人民的宿命?身為政治學者,筆者參照民主國家的政黨發展經驗與學理,並不認為國民黨已然走入歷史灰燼。國民黨領導人若能審時度勢,依據自身的優劣條件,調整黨的發展策略與訴求,重回第一大黨的地位應該仍然指日可待。
過往的發展造成今日窘境
1949年,內戰失利的國民黨率領兩百萬軍民撤退來台。作為一個外來的少數統治集團,如何強化本土社會的控制力與建立統治的正當性,是國民黨在這塊陌生土地上的當務之急。為達成這兩項目標,國民黨所採取的發展路線,似乎為今天該黨的窘境埋下了伏筆。
為了強化對台灣社會的控制力,國民黨菁英對任何本土的民間團體與媒體機構均採取了排斥的態度。透過發布戒嚴令,台灣長期實施黨禁、報禁,連非政治性團體的成立與發展亦受到嚴格監控;民間組織一旦具備相當規模,內部就必須安插黨國信任的人員從中掌控。未能有效掌控的,如某些宗教團體,便進行醜化與分化,使其組織發展受到制約。
國民黨領導人似乎不認為壓制與監控人民團體,與該黨標榜的自由民主陣營有所扞格。漫漫的40年戒嚴期間,國民黨領導人常說,戒嚴令對基本人權的限縮僅只3%。這絕非黨領導人自欺欺人,而是因為國民黨的主流思潮,對民主自由的認知有不同的詮釋。大體而言,國民黨在台灣所宣揚的自由民主,乃建基於西方自啟蒙運動以來對「理性個人」的假設。如孫中山與胡適等民主導師,都深信個人獨立與理性的決斷力,是造就民主成功的基礎。如果個人的理性能力可以透過軍政、訓政、憲政循序漸進,為了國家安定而限縮部分自由權利便有其正當性。
故而,解嚴前,國民黨一方面壓制民間團體的發展,另方面又為強化統治的正當性,而持續開放地方選舉,讓民眾情緒可有發洩的出口。由於各種社會團體組織,如農漁會與地方派系,均被國民黨有效掌控,地方選舉所激發的選民熱情,不僅不會威脅到國民黨政權的穩定,還有助於強化黨領導的正當性。
國民黨領導人始料未及的是,地方選舉的操作,無形中侵蝕了台灣選民的政治效能感,加上缺乏中介團體的運作,使得台灣民意高度浮動,成為未來邁向穩定民主社會的一大障礙。
台灣社會已走向兩極化
本質為外來少數統治集團的國民黨,來台後傾向採取菁英路線,入黨者多限定於知識分子與社會各階層領袖。在那黨國不分的年代,國民黨有取之不盡的資源,無須以擴大社會參與作為運作的底氣。反對勢力則雖想擴大影響,但仍然擔心國民黨趁勢滲透。
為了保證參與者的純正性,反對運動從立足之日起,便以挑戰禁忌為主軸;一方面削弱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,再方面以此「投名狀」降低被滲透的風險,並形成各地勢力的團結標誌。面對這樣的政治風險,一般中產階級不願意輕易投入,台灣的政治菁英因此被切割為兩個極端,約四成左右的多數民眾反而成了「中間選民」,為政治光譜上的最大族群。
這麼大比例的「中間選民」,究竟有何偏好與特質?在國民黨主流思潮的導引下,許多台灣人主觀認為,「中間選民」既無政黨認同,便能在投票時跳脫藍綠惡鬥,以客觀理性做出明智的抉擇。故而,每在投票日前,主要競爭者便無不使出渾身解數,爭取中間選民的青睞。但缺乏政黨認同,就必然更為理性客觀?西方的投票行為研究,顯然有不同的觀察。
中間選民缺乏政治熱情
行為研究興起後,西方學者發現,缺乏政黨偏向的中間選民,多數屬於政治冷感,或對政治訊息不敏銳的群體,故而投票率也通常較低。
此一情況在台灣更為顯著,因為長期的威權統治與少數人的權力壟斷,讓不少台灣人對政治產生嫌惡感,認為熱中參與者往往別具目的,連帶對政治議題不願花時間瞭解。否則,統獨爭議如此牽動台灣的生存,何以竟有近半選民堅持沒有政黨偏向?
國民黨與主要對手民進黨,雖然同樣面對龐大、無政黨偏向的選民,但承受的影響卻不盡相同。過去威權執政的國民黨,耽溺於以權勢及利益結合中間選民,失去執政資源後,許多原有的選票便迅速流失。民進黨則不同,既以嚴厲批判國民黨為號召,相當程度上契合本省人對政治的嫌惡感,有利於該黨透過文宣吸引中間選民歸隊。
此外,鮮明的台獨目標,加上美日政策的激勵,民進黨執政就算不堪,政治資訊不敏銳的中間選民仍然不動如山,該黨也長期維持三成左右的支持度。
國民黨領導人認知錯誤
面對民進黨的來勢洶洶,國民黨新一代領導人在應對上表現得缺乏自信,由於受困於理性個人的傳統思維,幾乎難以發展出有效的抗衡策略。例如,自認與本土情感連結不夠,故不斷為228事件道歉者有之、主張變更黨名為「台灣國民黨」者有之、高唱「親美反中」者有之、怪罪兩岸論述不明者有之,甚至為了選票出賣原則與地方派系結合。但歷經這些年來的嘗試錯誤,不僅未能力挽狂瀾,支持度還每下愈況。
研究政黨競爭的學者很早便指出,選民的習慣思維常是「非黑即白」的二分法。所謂「中間路線」常只存在想像,或是政治利益交換的短暫結果,一般民眾還是習於左右兩端的選擇。這是為什麼選舉制度若採簡單多數制(如台灣區域立委與地方首長選舉),主要競爭者的立場必須南轅北轍、針鋒相對才有可能凝聚選票。如英國工黨走社會主義路線,保守黨便倡議產業私有化;美國民主黨強調基本人權、墮胎權、管制槍械、富人稅,共和黨便主張富強國家、反墮胎、擁槍權與減稅。企圖左右逢源的政黨或政客,只會模糊自身的立場標籤,反而導致支持者流失。美國狂人川普能夠當選總統,甚至落選後還穩居共和黨一哥,便與這項選民傾向有關。
歷史因素使得台灣的反對運動從開始便以台獨為主軸,故而台灣的政黨競爭,無法如西方國家環繞在社經議題的論辯上。這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現實,但卻也為國民黨創造了無可替代的價值。當執政者以「抗中保台」為結合選票的主軸時,挑戰的政黨勢必只能訴求「和解共榮」,形成與執政黨的區隔。
無論就歷史背景或兩岸情感,國民黨顯然比其他在野黨更具優勢。國民黨若不願在此分界點上強化論述,便等同放棄自身的王牌,模糊支持者的認同符號,最後淪落與地方派系結合也就不足為怪了。
國民黨主事者必然認為筆者過於一廂情願,畢竟多年本土化的宣揚,台灣多數選民怎麼可能認同「親中」或「和中」的路線?但問題是,台灣對大陸經濟的依賴度高達43%,台灣社會「親中」或「兩岸和解」的主張竟會如此微弱,除了民進黨的長期宣揚外,這不是正常現象,國民黨不敢碰觸也是主要原因。
許多藍營的支持者表示,國民黨應該研討新的兩岸論述,藉此號召民眾的認同與支持。但當有四成左右選民屬於政治資訊不敏銳或政治冷感,另外三成又是堅決的台獨主張者,任何這類的論述恐怕宛如泥牛入海,激不起一點浪花。尤其,主張從論述著手者,犯了與傳統國民黨知識分子同樣的錯誤:堅信「理性個人」可以被教化、被喚醒。
(本文原刊於觀察雜誌,2022年7月號,NO.107,頁16-19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