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論廣場》拜登的烏克蘭算盤
日期:2022-01-31
作者:周陽山(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)
俄羅斯、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是東斯拉夫民族建立的三個國家,有共同的歷史、近似的語言和長遠的文化傳承,可說是兄弟民族。其中,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最重要的政治中樞,第二大城聖彼得堡是昔日的帝國首都,至於烏克蘭的基輔則是三個民族共同的文化原鄉,如同中國的西安,或日本的京都。
「烏克蘭」一詞意味的是「祖國、家鄉」,但另一說則是「外圍、邊疆」,前者反映了烏克蘭人的主觀認知,後者則是俄羅斯人的普遍共識;這也凸顯了俄、烏兩國人民「異中求同,同中存異」的分歧。
根據2001年的統計,在烏克蘭境內有85%民眾以烏克蘭語為母語,15%說的則是俄語,另外還有192萬烏克蘭人住在俄羅斯境內。這凸顯了兩者間「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你」的現實。但在過去30年裡,由於蘇聯瓦解,經過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再造,以及外部顏色革命的推波助瀾,導致俄、烏之間兄弟鬩牆、互為寇仇!2014年起,烏克蘭內戰造成死傷枕藉,兩國關係江河日下,隨時可能兵戎相見。
俄羅斯總統普丁為了維持自身的安全屏障,要求美國承諾北約不再繼續東擴,也不得將烏克蘭納入北約組織。但拜登已經拒絕,並聲稱俄烏戰爭即將一觸即發,美國公民應立即離開烏國,以免受到戰火的摧殘。
但是,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卻相信兵凶戰危之勢仍有轉圜餘地,他一方面要求美國拿出確切的戰爭情資,另一方面則邀請拜登親自訪烏,以具體行動表態支持烏克蘭,而不是輕言恫嚇。但據《紐約時報》報導,拜登「極不可能」接受此一邀請。相對的,德國總理蕭茲卻立即分訪烏、俄兩國,以具體行動進行斡旋,以期化解紛爭。
到底是什麼原因,導致美國和德國有這樣迥異的反應呢?其中主因有三:一、俄、烏戰爭一旦爆發,歐洲安全情勢將急轉直下,形成中東歐的地緣政治危機,而目前領導歐盟的德、法等國勢必被迫捲入。基於此,面對此一安全困境,只有盡早地介入,方能息爭止紛。但對美國而言,除了在大西洋另一邊隔岸觀火外,還可藉此消化國防預算、緩解通膨危機,並讓軍火工業集團獲得更多收益,而政治人物也因此大發戰爭財,分配到更多的獻金與利得。
二、當戰事爆發後,美國將有充分的理由進一步擴張北約勢力範圍,容納烏克蘭、喬治亞等國,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,同時也擴大對歐洲的政治、軍事影響力,順勢分化歐盟!這是後冷戰時代難得一見的戰略機遇,對美國獨霸局面的維繫,十分有利。
三、若俄羅斯最後戰敗,普丁恐將被迫下台,這對拜登而言,將是對年底期中選舉的一大助力。反之,如果烏克蘭失敗,則可藉此強化美國人同仇敵愾的危機意識,對執政者亦屬有利。這正是拜登在博弈時的如意算盤,卻也是烏克蘭人戒慎恐懼、忐忑不安,急轉直下、尋求對俄和解的主因。
(本文原刊於中國時報2022.1.31時論廣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