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斯克協議 慕尼黑協議翻版
日期:2022-02-28
作者:羅至美(台北大學公行系莫內講座教授)
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,維繫雙邊和平的明斯克協議正式宣告失敗。它的失敗不僅說明了德國、法國多年來安撫、討好俄羅斯政策的失敗,也是歐盟規範性權力的失敗。
二○一五年為回應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與結束烏、俄雙方在烏東的交戰狀態,時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主導與協調出了明斯克協議,雙方同意對烏東的頓內次克、盧甘斯克兩交戰區給予高度自治權,以交換俄羅斯的停戰與撤軍。協議達成後俄方的撤軍行動一直未能確實履行,衝突持續存在。同時,雙方對如何實現兩地的高度自治有著截然不同詮釋。俄羅斯要求在俄軍尚未撤軍前就要舉行地方選舉,以順利扶植代理人政權,並要求將自治區的特殊地位寫入烏克蘭憲法。根據親俄烏軍領袖流出的信件顯示,此舉目的在使未來的烏克蘭法律不能適用於兩地,而形成實質上獨立的國中之國。烏克蘭則堅持在仍有外國軍力占領的現狀下,不能保證「公平與自由的選舉」能免受威脅,拒絕俄方的要求。
為解決明斯克協議執行的爭議,二○一九年歐洲慶祝諾曼第登陸七十周年時,德、法召集了四方會談的諾曼第模式會議,時任的德國外長Steinmeier提出所謂的「Steinmeier方程式」,德、法明顯偏向俄羅斯,要求烏克蘭接受俄羅斯的要求,以打破明斯克協議無法執行的僵局。
另一方面,德、法兩國多年來對俄羅斯持續傷害烏克蘭主權完整的作為,則選擇視而不見。俄羅斯不僅單方面將該國的法律、政治、經濟體系導入烏東兩地,也對兩地的居民發出七十二萬本的護照,是為「護照化」政策。七十二萬的烏克蘭公民因此成為俄羅斯公民,實質創造了俄羅斯在兩地的治外法權,也為今日俄羅斯以「維持和平」為由入侵兩地,預設了理由。
俄羅斯敢於併吞克里米亞八年後再度發動侵略戰爭,也說明自二○一五年來,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完全無效。此一經濟制裁的規模,因歐盟廿七個會員國與俄羅斯利益關係分殊而未能是廣泛性,而是有限性的制裁。對制裁效果最為傷害性的則是,德國作為領導國家,一方面領導歐盟制裁俄羅斯,另一方面仍選擇繼續建造北溪二號管線,向侵略者進口天然氣,至今德國國內百分之四十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的進口。這些事實無聲地說明了,歐盟的制裁是如何地虛偽與蒼白無力,也讓俄羅斯看清德、法無心真正捍衛烏克蘭的現實。
一九三八年的慕尼黑協議,曾讓英國首相張伯倫說:「我們帶回了和平」,代價是捷克被迫割讓蘇台德區給納粹德國,這和平只維持了短短的半年。明斯克協議迫使烏克蘭接受領土被併吞、被占領的現實以換取和平,但八年後仍再度遭到俄羅斯的侵略,說明了它只是一紙八年版的慕尼黑協議。它的失敗再次印證了一味安撫、討好侵略者,從來就無法真正地換得和平此一沉重的歷史教訓。面對烏克蘭人民此刻承受的戰火,歐盟豈能無感?德、法豈能無責?豈能只是再次祭出已證明無效、普亭也不在乎的經濟制裁而已?
(本文原刊於2022.2.28聯合報民意論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