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透視/無論結果,國民黨已是輸家
日期:2022-01-09
作者:楊泰順(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)
撰寫本文時,中二選區尚未進行補選投票,但盱衡整體選戰過程,無論最終開票結果如何,國民黨顯然已是輸家。
選戰過程中,顏家各種特權被大量曝光,雖然多為地方事務,但因全國媒體集中報導,民進黨已成功利用這場割喉之戰,將國民黨縱容地方派系形象,再次刻畫於民眾腦中。顏寬恒就算勝出,贏的明顯是在地勢力的組織與動員,而非國民黨重獲民眾的信心或取得在野黨的話語權。如同若干媒體評論,國民黨在選戰過程中似乎只是個旁觀者。顏寬恒若輸了,民進黨收割的利益則更可觀,不僅立法院淨增一席,府院黨的全面投入也可被吹噓為「台灣人民」團結戰勝地方派系。
在選戰過程中,藍營檯面人物的消極表現,透露領導階層對顏家各項紀錄的顧慮,深恐黨的形象因選舉而受波及。但當初既大動干戈拉下現任者,補選卻又左顧右盼,無疑凸顯黨缺乏整體的戰略思考,對朱主席的領導威信絕對是個傷害。
顏家的瑕疵,並非近日才存在,國民黨為台中執政黨,對各項狀況早應有所掌握,卻還是執意提名,顯然是受制於對地方派系的依賴。許多藍營人士公開與私下均感嘆,黨產被凍結後,國民黨已無組織動員能量,不提派系人物參選,恐怕連選戰都無法撐到最後。但台灣不是僅有這場選舉,顏家的是非被放大後,未來的選戰只會讓國民黨更吃力,說國民黨飲鴆止渴並不為過。
國民黨並非沒有政策目標與理想,至少在尋求兩岸和解上,國民黨仍然擁有相當的認同者。但國民黨的罩門在於:這些目標與理想,未與潛在受益團體廣泛結合,無法轉化為基層動員的力量。最近反萊豬公投中,養豬大縣不同意票竟高於同意票;赴陸投資獲利的外省財團,還被大陸點名為台獨金主。顯見黨捍衛豬農利益與推動兩岸交流,未能感動潛在獲利者。黨的政策與理想,如果無法動員選票,黨除了與地方派系互相取暖,似乎已沒有其他選擇。
美國的政黨競爭歷史,應可給國民黨啟發。自南北戰爭後民主黨幾乎一蹶不振,七十五年間僅在總統選舉勝出三次。但上世紀三○年代,羅斯福總統透過「新政」,成功結合中小商人、教師、少數民族、工人等群體,甚至被共和黨解放的黑人團體也全面倒戈,幫助民主黨得以重返執政,並稱霸國會近五十年。共和黨為了挽回頹勢,致力整合基督教聯盟為側翼,並明言只與理念接近的利益團體往來,果然於一九九四年成功光復國會,並破解民主黨長期經營的美南地方勢力。
有識之士擔心利益團體選邊將加劇社會對立,故二○○七年兩黨聯手立法禁止政黨對利益團體採取差別性對待。但發展經驗證明,處於多元化的後工業社會,政黨若不能強化與利益團體的結合,便只有等著被淘汰。故而,法律儘管禁止,利益團體的政黨傾向卻更趨顯著。
民進黨執政後,軍公教團體吃了不少虧,農漁產品也因現行兩岸政策流失市場,兩岸不能通更讓台商惶惶不安,陸客蕭條則讓觀光業者一片慘澹。然而,國民黨除了為這些族群零星代言外,又何曾積極整合這些團體的力量?無怪乎在決戰關鍵時刻,國民黨也只能擁抱形象不佳的地方派系。
(本文原刊於聯合報111年1月9日民意論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