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論廣場》杭廷頓預言與拜登遐想
日期:2021-12-22
作者:周陽山(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)
自拜登總統上任以來,對華政策方針是既合作又競爭,同時也要避免激烈的衝突。可是,如何管控分歧息爭止紛,避免擦槍走火導致戰禍,形成另一場「阿富汗之亂」,卻是對美國政府與領導人的嚴峻考驗。
近日來,拜登、習近平與普丁三位大國領袖分別透過視訊進行雙邊會談,涉及中美對抗與兩岸危機、俄烏對峙與北約東擴等問題,引起了國際社會高度關切。其中關鍵之一,是美國如何面對中國的崛起,並應對中俄聯手以抗衡美國霸權的新局。
在杭廷頓1996年名著《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》一書中,對此作過深入探討,他明白警告,「美國在亞洲的失敗,主要源於亞洲經濟財富的增長和亞洲國家自信心的增長」。亞洲依賴和從屬於西方的舊時代早已過去,而二戰後西方占世界經濟總量一半、控制聯合國,並起草世界人權宣言的局面也已成為歷史,西方對東亞的影響力極大幅度的減弱了。
20世紀末,中國的政治領袖重回傳統,體認到儒家乃是進步的根源,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「文化民族主義」訴求正在勃興!亞洲國家抗拒西方在人權問題上施壓的能力也不斷增強,並將西方壓力視為對主權的侵犯,東方各國應相互扶持,團結合作,除日本仍舊堅持己見、配合美國指令外,東亞與東南亞的合作與復興已是指日可待。
自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,中國大陸與東協及歐盟的雙向貿易大幅度增長,分居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前兩位;東協各國婉拒美國的「反華」訴求,拒絕選邊站,並積極加強對華經貿關係,相對的,中美貿易額卻落居第三。川普提出的關稅制裁不但箝制不了大陸的經貿發展,反而造成美國自傷,不但抬高了物價、激化了通膨,還壓抑了消費者的購買力,成為拜登政府的大難題。
杭廷頓指出,亞洲人相信東亞將保持經濟快速增長,而且會超過西方,「美國打噴嚏,亞洲就感冒」的日子已經過去了。亞洲人相信自身的文化明顯優於頹廢的西方,並堅信價值觀和體制的效力,其中包括重視權威、家庭與集體價值,尊重等級制度;保全顏面、避免正面衝突;並強調「國家高於社會,社會高於個人」。至於西方特別重視的個人權利和利益,反倒居於次要的地位。
對東亞民眾來說,成功關鍵主要是強調集體而非個人利益,唯有強大的社會才真正是普世的。亞洲人傾向於以百年和千年為單位盤算社會的演進,把擴大長遠利益放在首要地位。這種認知態度與美國的基本信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美國人普遍不信任政府、反對權威,強調分權制衡、鼓勵競爭;而且傾向於忘記過去,集中精力盡可能地擴大眼前的現實利益。
東亞日益增長的自信導致了亞洲普世主義的出現。杭廷頓揭引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蒂於1996 年對歐洲領導人所說的一句話:「亞洲價值是普世價值,歐洲價值只是歐洲人的價值!」這與當前拜登政府堅持西方代表普世價值,剛好相反。
杭廷頓回顧歷史,指出「中華文化圈」包括朝鮮、越南、琉球,有時還包括日本。而一個非漢人的「亞洲內陸地帶」則包括滿族、蒙古族、維吾爾族、突厥人以及藏族。而在其外圈則係由異族構成的「外緣地帶」,他們只需要朝貢,並承認中國的優越地位。
據此,當代中華文明圈正以類似的方式建構。杭廷頓指出,這是以漢族地區為核心,包括享有相當自治權的邊遠省份,以及非漢族所構成的自治區(如西藏、新疆);在一定條件下以北京為中心的華人社會(包括香港、臺灣);以及一個由華人占人口多數的國家(新加坡)。質言之,這是一個自內而外、層層交疊、多元一體、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圈。
中華文化圈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華人世界的文化共性促進了經濟參與,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文化和經濟實體,並且將逐漸變為政治實體。這是美國人不能不面對的「中國制度」和「中國經驗」,也是許多台灣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「中華文化共同體」。
究其實,以漢文化為核心的「中華文化圈」恰與盎格魯-撒克遜文化為軸心的「五眼聯盟」相似類,反映出在不同文明體系之間迥然相異的價值選擇。但迄今為止,美國依然堅持只有他們的價值觀才是唯一的選擇,而且認定美國依然擁有足夠的實力左右亞洲社會的政策與發展。但衡諸現況,這畢竟只是拜登團隊的遐想,而杭廷頓當年的預判和警示,卻更逼近21世紀的現實。
(本文原刊於中國時報110年12月22日時論廣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