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透視/罷免案宛如不對稱的賽局
日期:2021-10-24
作者:楊泰順(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)
陳柏惟罷免案以小幅差距獲得通過。
談話性節目上,無論支持或反對罷免者,紛紛提出各種理由,解釋何以出現此一結果。但若就罷免案的大數據觀察,罷免一旦成案,被罷者向來便處於較不利的地位,使反罷免猶如逆水行舟。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捍衛非黨員的陳柏惟,最後難以力挽狂瀾,只證明了台灣民心與其他民主國家並無二致,錯只在民進黨決策高層昧於客觀事實,強要跳入這個勝率原本不高的賭盤。
民主國家罷免權行使,在過去十年出現歷史新高,讓這個政治學者眼中最少被運用的四權之一再度受關注。有人認為,這與傳播科技便捷,造成民粹抬頭不無關係。由於網路傳播常充斥對現狀的抱怨,民眾情緒一旦受到撩撥,罷免連署成案機率,要比以往增加許多。例如加州州長紐森二○一八年底才以壓倒性六成二選票當選,兩年半後竟因防疫措施不獲認同而被提案罷免,所幸紐森底子夠硬,在上個月輕騎過關。但過去十年美國各州統計數字顯示,能在罷免投票中挺住的在職者,僅約四成,紐森是少數。
罷免投票與選舉投票不同,前者迫使在職者單獨接受選民的批判與檢驗,不似正式選舉中還有其他候選人可供選民評頭論足,且選民也常因擔心厭惡的候選人出線而爆發出凝聚力。換言之,只要選民「更討厭」對方,就算候選人條件不佳還是有當選機會。罷免投票則不然,在沒有對手可刺激比較下,自媒體反覆檢討又使各種缺點無所遁形,原先支持熱度難免出現退潮。在職者若不能創造利益連結,被罷的機率自然高於當初當選機率。這也是為何掌握利益分配的行政首長較不容易被罷,成功案例多集中於只出張嘴的民代。近年美國有越來越多州,修法主張進行罷免時必須同時選出接任者,目的便是讓選民看清罷免成功後果,避免出現不負責任的洩憤。
在職者既然不容易將當選的支持者完整轉換為反罷免力量,原先敗選方當然會伺機而動。故而,罷免權設計上是為了讓公民有表達意見的機會,但實務操作卻處處看到在野黨身影。例如,美國共和黨在實力較弱各州便常挑起各類罷免議題,企圖扳回劣勢。選民當然不樂見政黨惡鬥,但對在野黨反感,並不足以在缺乏對手選戰中激發足夠反罷免票。
此次罷免陳柏惟,雖說是公民連署成案,對象又是小黨立委,但雙方運作確實宛如教科書的典範。被罷者屬綠營的激進左派,當初當選不無摻雜反送中與總統大選因素,這些話題今年既不復見,敗選的國民黨不趁勢反撲才是失職。過程中反罷陣營努力要將顏家扯入,希望以虛擬對手凝聚反罷票,但顏家既非賽局正式參與者,反罷陣營顯然有些高估選民的聯想力。
民進黨為了喚回支持者,努力將罷免案與中國威脅連結,刻意要將罷免案打成藍綠與抗中保台對決,部分人士的失言,確曾讓對手振振有詞。但被罷者並非民進黨員,綠營人士力挺總讓人覺得隔靴搔癢。黨主席選後,國民黨高層放下身段掃街催票,顯然已體會到勝率不低值得梭哈;但綠營連總統院長都加入喊話,為了一個小黨公職,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,恐怕並不值得。
(本文原刊於聯合報110年10月24日民意論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