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透視/欠缺政策主軸 政黨如何聯合?
日期:2023-12-03
作者:楊泰順(民主文教基金會學術顧問)
由於藍白合談判破局與郭台銘退選,總統大選最後確定為三組競爭。儘管多數民意曾對在野聯盟抱以期待,但對了解憲政運作的法政學者而言,合作破局應為意料中事。因為在現行體制下,台灣根本沒有實現政黨合作的空間。
藍白破局前,國民黨與民眾黨檯面人物均曾提出以聯合內閣作為合作基礎。雙方第一次協商時,甚至簽署共識,主張「兩黨共同組成競選委員會,全力輔選總統副總統候選人,及兩黨推薦之立法委員候選人」,且未來總統勝選後,「除國防、外交、兩岸由總統決定,其餘部會原則上依各黨派立委席次分配,民眾黨主責監督制衡,國民黨主責建設發展」。希望能透過聯合政府運作,為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建立典範。但這些承諾僅為紙上作業,因為憲政體制缺乏任何監督與保證的功能。
觀察國外聯合政府形成案例,選前各政黨均會提出明確的政策或政綱,做為未來談判合作的重要基礎。偏激主張的政黨如上世紀的義大利共產黨雖常為最大反對黨,但因政策偏激而沒有政黨敢與之聯合,成為長期的在野黨。英國的自由民主黨則創下「不入閣聯合政府」範例,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支持工黨組閣,除要求工黨推動某些自民黨政策,不要求任何閣席。聯合政府若不履行協定,透過國會運作,小黨並不缺乏懲治執政黨的工具。以政綱政策為合作的基礎,不僅恰當而且符合民主價值。
台灣總統選舉以比較多數決定勝敗,不同於多數民主國家採行的絕對多數制,使得各黨參選人難免心存僥倖,如兩千年陳水扁便是以不到四成選票當選。由於民進黨參選人支持度一直未突破四成,藍白陣營自忖不聯合也有機會透過棄保勝選,聯合的誘因已然減弱。
此外,台灣總統權力為民主國家之冠,不僅內閣首長任命無須國會行使同意權,預算編制充滿巧門難以監督,加上廣大的人事任命權足可讓各界噤聲。經驗證明,就算國會朝小野大,幾乎也無法挫折總統貫徹個人意志。各政黨缺乏政策主導,誰又願意屈居老二?由於缺乏政策願景,政黨合作常被譏評為政治分贓;甚至兩億美元交換退選也可以喧騰一時。
總統大選固然重要,立委選舉也關係著政黨興衰。依據《政黨法》,立委選舉全國不分區選票得票率達三%以上的政黨,可獲每年每票五十元政黨補助金,對台灣民眾黨、時代力量、親民黨等小黨而言,無異是生存的活水。
由於政黨能以黨紀約制不分區立委當選人,故不分區名單也常被運用為擴張政黨票,或強化總統候選人支持群體的備援隊。台灣政黨既將政策放兩邊,在不分區名單中列入一些路線南轅北轍人選自不足為怪,或許這便是台灣特色的「政黨聯合」。例如民進黨高唱「和平保台」,卻將培訓巷戰的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列不分區第二名,支持中油興建三接卻讓倡議保護藻礁的洪申翰列第四名;民眾黨稱走中間路線,但時代力量創黨元老黃國昌高掛不分區第二名,「一邊一國行動聯盟」理事長陳昭姿則列第三名。這些人的背景明顯與黨檯面上的主張不符,但政策既不能成為選戰主軸,民眾又如何尋得投票指引?
(本文原刊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112年12月3日,版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