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論廣場》在野的合縱聯盟
日期:2023-08-16
作者:周陽山(民主文教基金會學術顧問)
離2024年1月的大選還有4個多月的時間,很多人焦心的問:如果2000年大選結果再現,到底怎麼辦才好?
當年的具體情況是:陳水扁得票數第一,但只有39.3%。排名第二的宋楚瑜和第三的連戰加起來票數超過了59.9%,但卻「應合而未合」,結果讓國民黨失去了政權。現在,賴清德持續領先,仍然是不過半,柯文哲與侯友宜會不會再一次重蹈當年「應合而未合」的覆轍呢?這是2024大選面臨的考驗!
不少人寄望選民的棄保效應,並且明揭指出,賴清德的基本盤是總選票的4成左右。如果民眾黨與國民黨合作,讓民進黨政府下架,就可能得到6成左右選民的支持,依然是勝券在握。但民進黨陣營一定會分化在野勢力,讓實際上的合縱連橫難以進行。
質言之,如果在野勢力真能排除萬難,拋棄成見、開誠布公的合作,將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方向和選擇。其一,是「白藍聯合」。如果柯文哲繼續維持第二,選民會要求「柯正侯副」,但國民黨中央恐怕不會接受此一組合,並堅持參選到底!而且還要求國民黨籍立委候選人必須堅定的支持本黨提名人,一票都不能少。
但此時選民將會記取過去的慘痛經驗,形成「自行棄保」的分裂投票現象,亦即一票支持柯P,另一票支持藍營立委。由於民眾黨立委提名人數很少,這樣的分裂投票不難操作。但除非是國民黨主動讓步,否則侯的得票率若超過15%,2000年大選結果就可能重演,結果是讓賴清德輕舟過關。
其二,是「泛藍聯盟」。如果侯友宜後勢看好,支持度大增,柯文哲卻逐漸式微,此時國民黨必須向民眾黨釋出善意,承諾選後組織聯合政府,協商共同執政方案。由於柯文哲支持者許多是對民進黨執政失望而轉向的前綠營選民,他們很可能會因藍營崛起而回頭支持賴清德,反而導致賴的選票增加。
對此,國民黨須審慎將事,仔細評估勝面,切忌過度樂觀,以免因誤判而失敗。立委部分,國民黨情勢雖好,但由於支持群眾的理念和屬性不同,民眾黨仍將維持至少1成以上選民的支持。就此而論,棄保效應並不明顯。
其三,是「大聯合政府連線」。如果郭台銘堅持參選,並通過連署門檻,此時所有「非綠」的在野力量必須充分合作,形成「反民進黨」的選戰大同盟,進一步透過協商並公布「政黨盟約」,規範選後的聯合執政藍圖,組成「大聯合政府」,其中包括如何組織內閣,共建跨黨派政府,並釐清相關的財經、教育、國防、外交及兩岸政策。
「政黨盟約」絕非一紙具文,而是對選民的鄭重承諾,對參與各方均有實際的約束力。如果真的形成共識並簽署盟約,台灣的政黨體系與民主化進程,就將開啟一頁新的篇章。
從1997年第四次修憲以來,台灣採取「半總統制」和「相對多數」選制,但卻從未實現真正的「左右共治」,也未曾落實由立法院多數推動倒閣權。若因此次大選的合縱連橫而出現聯合政府或政黨重組,那就是開創新局的里程碑了。
(本文原刊於中時新聞網,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opinion/20230816004774-262104?chdt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