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金錢說話
日期:2023-07-30
作者:楊泰順(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)
選舉需要花錢,這是許多人都熟知的民主現實。競選經費充足的候選人,可以花錢聘僱頂級公關公司進行形象包裝、設定議題、組織群眾、指引媒體;也可以買到最好的民調公司,掌握每天的民心脈動,讓政見主張或公開發言彈無虛發。故而,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開始落實競選經費申報以來,政治學者從數據中發現,大凡花錢較多的參眾議員候選人,當選機率也必然較高,預測性高達九成以上。
美國參眾議員選舉由於沒有經費上限的規定,花費較高者既然享有較高的當選機率,經費募集便成了候選人的另類競賽。此一狀況導致美國競選花費宛如脫韁野馬不斷的創高,學者因此感嘆,當今美國選舉中,選民實際上必須投下兩張票,一是鈔票,一是選票,其中鈔票更具決定性。
美國政治人物一旦決心從政,從收到第一筆政治獻金開始,便得設立收支專戶,向選務單位登記並接受查核。專戶金錢進出,無論是否選舉年,均需按季申報,大額收支甚至二十四小時內就得申報,由於錙銖必較,各界稱之為「硬錢」(hard money)。此一規範助長了一個新的選戰模式,亦即投票日前一兩年,候選人便刻意向媒體公布募集到的獻金數額,金額如果可觀,便足以嚇跑潛在的挑戰者。近些年來美國同額競選的選區越來越多,學者指出,便與此一策略的運用不無關係。畢竟,錢若能決定選舉結果,挑戰者的資金若遠不及對方,又何必費心參選?
民調常是媒體分析選情的重要依據,但有太多的因素可能影響受訪者的回答;此外,民調無法偵知受訪者的意見強度,回答支持的最終很可能懶得投票,這使得民調失準的情況時有所聞。此外,民調反映的是當下的支持度,金錢卻可能將兔子包裝成獅子,創造未來的反撲條件。故而,美國媒體除了關注民調,也更重視候選人的募款能力,因為「金錢會說話」(money talk)。
捐錢助選者必然是真心的支持者,募款績效因此可以真實反映候選人的聲勢起伏。如川普今年首季募得一千八百萬美元,但多項官司被起訴後,第二季的募款金額反而翻倍成長達到三千五百萬美元,顯見弊案起訴無損支持者的熱情。拜登民意支持度低迷讓民主黨人憂心不已,但同時期公布的募款金額卻創七千七百萬美元的佳績,為川普的兩倍,支持者也瞬間吞下了一顆定心丸。
台灣人選舉避諱談錢,勝選常被歸因是愛台灣感動人心或廉潔操守獲得肯定,背後的金錢因素則甚少被提起。此或因台灣各項選舉法規都要求,候選人只有在選後才須申報收支,致使候選人的經費狀況諱莫如深難以分析。二○一二年大選時,馬英九勝蔡英文八十萬票當選總統,但選後馬所申報的競選經費只有蔡的六成,讓許多人覺得難以置信。
過往朝野參選者皆屬政壇菁英,募款多透過人際關係或政黨動員,想像中彼此能力應該難分軒輊,選戰乃因此有議題的操作空間。這次選舉則不然,國民黨在黨產遭凍結的情況下,平常的行政開銷早已捉襟見肘更遑論大量燒錢的選舉動員。不知當初提名時,國民黨是否已將候選人的募款能力考量在內?國民黨如果要證明候選人有一戰的能力,公布民調誰前誰後,似乎意義不大。除非讓「金錢說話」,將競選經費的籌募狀況公諸於世,否則黨員疑慮不安,又如何喚回黨內團結?
(本文原刊於聯合報,2023.7.30,A10版)